如果说德国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那么啤酒就是这本书中最香醇的一页。
端起一杯金黄色的皮尔森(Pilsner),或者泡沫绵密的小麦啤酒(Weissbier),你喝下去的不仅仅是酒精,还有几个世纪的传承以及德国人骨子里那份对规则和品质的固执。
来吧,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从历史深处聊到德国街头的啤酒花园。
中世纪的“液体面包”
故事得从中世纪说起。那时候,德国还不是今天的模样,而是一堆零散的公国和部落,日子过得简单又艰难。不过,那时候德国就已经有啤酒了,只是能不能称为啤酒实在是不好判断。
早在11世纪,当地人就开始用大麦酿造啤酒,并将其称为“液体面包”。因为用大麦酿出来的啤酒,不仅口感香醇,还能给人以饱腹感。
他们不断精进酿造技术,研究麦芽、琢磨发酵,硬是把酿酒从粗糙的手艺活变成了技术活;还创造性地用啤酒花进行防腐,这也成为后来德国啤酒苦味和香气的灵魂,种下了德国啤酒业日后享誉全球的种子。
时间快进到1516年。彼时,巴伐利亚公国大公威廉四世公爵颁布了一条法令,名叫《啤酒纯净法》。这条法令规定,在德国酿造啤酒只允许使用啤酒花、麦芽、水和酵母。这事儿不仅听起来挺严肃,而且细品起来特别有德国味儿——不止规则简洁明了,而且执行得一丝不苟。至于为啥要出台这个规定,坊间流传着很多说法:有人说是为了让老百姓喝到品质更好的啤酒,有人说是为了省点粮食做面包,还有人开玩笑说八成是公爵自己实在受够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怪味啤酒。
不管原因是什么,这条法令事实上成了德国人的“啤酒宪法”。几百年过去了,虽然法律效力早就没了,但德国酿酒师还是把它当宝贝。去问问慕尼黑的酿酒厂,他们会拍着胸脯说:“我们家的啤酒,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纯得很!”这股子倔强劲儿,真是德国啤酒的灵魂。
啤酒花园里的夏天
说到德国啤酒,怎么能不提到啤酒花园(Biergarten)呢?
位于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啤酒产业一直特别发达。在19世纪前后,酿酒师发现,夏天太热,啤酒即便装桶静置也很容易变质,无奈只能在酒窖周围种满栗子树遮阴,顺便在树下摆几张桌子卖酒。结果,附近的居民纷纷跑来喝得不亦乐乎,其中一些人还带来了自家做的香肠和面包,把这里当成了聚会场所。慢慢地,啤酒花园就成了德国的一种风景:长木桌、绿树成荫、啤酒杯叮叮当当撞在一起,空气里飘着麦芽香。
直到今天,不少德国人每年夏天都喜欢呼朋唤友去啤酒花园。一杯啤酒配上一块椒盐卷饼,对他们来说简直太棒了。并且,德国人喝啤酒的架势也特别讲究,要先举杯喊“Prost!(干杯)”,然后盯着彼此的眼睛碰杯,喝之前还要闻一闻泡沫。据当地人介绍,眼神交流是德国人的“啤酒礼”,代表尊重和诚意。
如果啤酒花园是德国人的日常,那慕尼黑啤酒节就是全世界啤酒爱好者的狂欢。
这场节日始于1810年。当时的巴伐利亚王储路德维希娶了位公主,办了场盛大的婚礼。婚礼上无限量供应的啤酒把四邻八乡的居民都吸引了过来,大家玩得太开心了,于是决定干脆每年都聚一次,结果就成了今天的啤酒节。
每年9月底到10月初,慕尼黑的特蕾莎草地就变身啤酒的海洋,搭起巨大的帐篷,挤满穿着传统皮裤(Lederhose)和花裙(Dirndl)的人们。
第一次去啤酒节的游客,可能会被那种场面惊呆。一进帐篷,空气里全是麦芽和烤鸡的香味,桌子上摆着一排排1升装的超大啤酒杯,服务员端着十几杯啤酒还能健步如飞。不时红着脸的游客举杯高呼:“Zum Wohl!(干杯)”,然后一口气干了半杯。那味道浓得像麦芽糖浆,带着点甜又有点苦,喝下去整个人都暖乎乎的。据说每年有超过600万名游客涌向慕尼黑,节日期间消耗超过700万升啤酒。
从德国走向世界
自诞生以来,德国啤酒不仅在自家地盘上得意,还漂洋过海走向世界。19世纪,德国移民把酿酒技术带到美国,百威那清爽的“拉格(特指一种桶底发酵后,再在低温中储存的啤酒风味)”味儿,其实就是德国皮尔森啤酒的“远房亲戚”。日本的札幌啤酒、中国的青岛啤酒,也都带着德国“血统”。许多从业者都是德国啤酒的“发烧友”,天天研究德国配方,还有不少人特意跑去慕尼黑,只为到啤酒之乡体验一把。
然而,这一绚丽光环如今却被笼罩在寒冬中。
由于劳动力短缺、税收增加、成本高企、出口疲软、供应链中断、企业竞争力下降等深层次结构性挑战,德国不少百年啤酒厂面临关停窘境。2024年底,位于德国巴伐利亚新乌尔姆的施勒斯勒啤酒厂宣布永久关闭。这家拥有334年历史的啤酒厂在巅峰时期的啤酒年产量曾达到15万升。近年来却因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其持续亏损,无力维持运营。
根据《全球饮品咨询》杂志的统计,2024年德国啤酒销量预计同比下降11.1%,创下近年来最大跌幅。
对此,德国啤酒行业正通过多元化转型与创新寻求突破。传统酒厂加速推出无醇啤酒、精酿啤酒等新品;部分酒厂还结合文旅项目吸引消费者,将酿造传统与现代消费场景融合。小型酒厂转向代工或合并以降低能源与原材料成本压力。
此外,德国啤酒还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中国是其仅次于意大利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断降低德国进口商品关税,让德国啤酒真正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未来数年,中国仍将是德国啤酒重要的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国在电商、物流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也可为德国乃至欧洲啤酒行业带来启发。
下次再端起一杯德国啤酒,不妨慢点喝,像德国人那样先喊一声“Prost”,以此敬这杯穿越时光的醇厚滋味。(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希蒙)
相关文章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 题:精神薪火相传 十年益心同行——记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成立10周年记者 张素“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2025-07-25 18:16: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夏天的感觉,往往来自“瓜果”。超市整瓜自选、街头现切瓜摊、鲜果社区团购、各类水果茶饮等,让人们有了多元选择。“瓜果自由”的背后,是农业发展结下的“甜果”。自主育种,南繁北育,让瓜果的优质品种更多、单产有效提升;技术赋能、生态涵养,让戈壁滩可变西瓜田;电商与冷链的布局,瓜果从地头
2025-07-24 18:27:00开着空调的商铺,正在成为老年人的“避暑胜地”。盛夏时节,山东聊城一家肯德基最近挤满了老人。早饭过后,许多老人就去那儿打牌、聊天、打盹,一坐就是一天。店员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类似的避暑场景,近年来在各地城市不断上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挤进商场、地铁站、银行营业厅、便利店。这些本该是临时歇脚的商业空间
2025-07-23 09:45:00中新网杭州7月13日电(蓝伊旎 章晔)据杭州市贸促会消息,7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杭州日”系列活动在日本大阪举行。从科创展示到文旅互动,从非遗展演到友城交流,杭州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的科技创新活力,向世界递上了一张创新开放的城市名片。7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
2025-07-13 21:14:00来源:央视体育北京时间7月12日,国际篮联U19女篮世界杯小组赛,中国队88-93不敌尼日利亚。本场比赛,中国国青女篮迅速进入状态,不断通过中距离投射完成得分。反观尼日利亚队,她们进攻成功率不高,只能通过制造犯规紧追比分,中国队始终保持5分左右的领先。首节结束前,中国队打出6-0冲击波,随后以24-
2025-07-13 0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