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咸法院 | “叮” 25万欠款当庭到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1:21:00    

“当庭收到25万到账短信的那一刻,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8月的员工工资和服务器费用有着落了。”

近日,一起标的额超160万元的技术合同纠纷在西咸新区法院成功化解,陕西某科技公司当庭收到25万元急需资金,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企业感受到司法护航的速度与温度。

案情回顾

2023年初,陕西某科技公司与西安某数据公司签订《软件开发合作协议》,合作期间,陕西某科技公司依约履行义务,但西安某数据公司却未能按时结清费用,累计拖欠软件开发合作费及逾期支付利息已达160万余元。

陕西某科技公司因资金压力较大,遂将西安某数据公司及其唯一股东陕西某投资公司诉至西咸新区法院,要求支付拖欠费用及逾期利息。

调解实录

案件受理后,民二庭单娅娜法官团队立即启动“法治护企”绿色通道,依托“3+3+3”长效工作机制推进纠纷化解。

“3+3+3”

西咸新区法院打造的特色解纷模式:

通过“庭前、庭中、庭后”三个阶段持续发力。

聚焦“事实、法律、情理”三个维度着力突破。

实现“效率、效果、效益”三个目标协调统一。

法官团队仔细梳理了案件的核心证据,锚定了争议焦点,并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一对一”沟通。

原告:“公司账上只剩不到5万元,下月初发工资就得30万,再不拿到钱我就得裁员了!”

被告:“公司项目回款未到期,短期内只能调动部分流动资金,难以一次性支付全部款项。”

法官据此精准锁定了解决方案的平衡点,即在保证原告基本运营资金的前提下,为被告争取合理付款周期。

调解过程中,法官耐心引导、释法明理、解疑答惑,促使双方当事人逐渐放下对立情绪,进而进行理性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共识,达成了“首期支付急需资金+后续分期履约”的方案,其中首笔款项25万元于7月9日当庭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剩余款项则按节点分期付清。

“当庭收到 25 万到账短信的那一刻,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陕西某科技公司负责人拿着银行回单激动地说,这笔钱刚好能够覆盖8月的员工工资和服务器费用,让公司暂时渡过难关。西安某数据公司代表也表示:“法院的调解既保住了我们的商业信誉,又给了我们缓冲期,等项目回款到位后,我们一定按时付清余款。”

西咸新区法院将持续开展“两行动、两措施”,以“3+3+3”长效工作机制为抓手,通过精准研判、靶向施策,在法律框架内为企业排忧解难,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障中小微企业正常运转,为西咸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力量。


作者| 张静

编辑| 李娟

责编| 雪云

审核| 姚启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