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无锡银行一季报开门红,估值洼地带来想象空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7:05:00    

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中,无锡市是一座重镇,扎根于此的#无锡银行(600908)也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在去年实现业绩高增长之后,今年一季度又实现了开门红。

根据近日无锡银行发布的一季报,当期该行实现营收13.5亿元,净利润6.18亿元,较去年同期均保持稳健增长,特别是利息收入增长创下近三年最快速度,资产质量也保持稳定。

无锡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速虽未突破个位数,但背后的结构性变化也颇具亮点。

今年一季度,该行利息净收入达到8.9亿元,同比增长5.08%,成为拉动营收的最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近三年利息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季报,说明该行信贷投放和息差水平明显改善。

首先是贷款规模扩张。截至一季度末,该行贷款总额达1660.62亿元,较年初增长6.03%,其中对公贷款与零售贷款均保持两位数增速,显示出区域经济活跃度对信贷需求的支撑;

二是息差韧性更强,降幅收窄。尽管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无锡银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成功将净息差维持在同业中上游水平,并下降幅度出现收窄,保证了信贷利润空间。

然而,非息收入表现略显疲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11.14%至5648.3万元,主要受代理保险业务手续费下降拖累。这一现象折射出行业“报行合一”政策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持续影响。

不过,该行通过金融市场业务获得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一季度实现投资净收益4.37亿,同比增长43%,有效对冲了非息收入的波动,反映出其在金融市场业务上的灵活操作能力。

在该行资产结构中,生息资产余额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末为2490.26亿,其中信贷资产占生息资产比重达到66.68%,为该行上市以来最高占比,说明无锡银行在信贷投放业务拓展上更加积极。

从去年年报和已经发布一季报的上市银行看,普遍出现风险暴露问题,不良贷款新生成率上升,部分制造业、小微企业客户受经济周期影响,资产质量压力有所抬头。

不过在资产质量端,无锡银行以0.78%的不良贷款率成为A股上市银行中不良率最低的银行之一,这一数据不仅与上年末持平,更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成为其最坚实的“护城河”。

面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无锡银行选择“以丰补歉”:拨备覆盖率虽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至430.6%,但仍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近200个百分点。

这一“藏富于民”的拨备策略,既为未来风险化解预留了充足“弹药”,也彰显出管理层对资产质量的长期信心。

此外,该行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下降3个基点至0.52%,表明其风险分类审慎性持续增强。

在资产质量管控上,无锡银行展现出农商行罕见的“精细化手术刀”。其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历时18个月建成,整合信贷、网贷、信用卡审批等六大系统,实现“客户准入-贷前调查-贷中审批-贷后管理”全流程智能化。

据媒体公开报道,这个系统还引入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涉农抵押物,在宜兴某生态茶园项目中,通过监测茶树长势、土壤湿度等12项指标,将贷后检查人力成本降低60%,风险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

截至一季度末,无锡银行总资产突破2668亿元,较年初增长3.89%,增速虽低于行业均值,但结构优化显著。

负债端,存款总额达2241.97亿元,较年初增长5.51%,其中零售存款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38.7%,成为低成本负债的重要来源。

这一变化既得益于该行“深耕本土”战略下网点布局的完善,也反映出区域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向存款回流的趋势。

资产端,贷款占比提升1.34个百分点至62.24%,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达18.6%,远超总贷款增速,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先锋队”

与此同时,该行主动压降债权投资规模5.16%,将更多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反映出其响应监管号召、优化资产配置的战略定力。

在业务布局上,无锡银行展现出“两条腿走路”的智慧。

▶一方面,零售业务加速突围。一季度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消费贷与信用卡业务增速超20%。

通过与本地大型商超、汽车经销商合作推出场景化信贷产品,无锡银行成功将零售业务嵌入居民生活圈,客户黏性显著增强。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成为破局关键。该行一季度科技投入同比增长22%,重点投向智能风控、数字营销等领域。

例如,其自主研发的“锡银云贷”平台,通过整合税务、工商等数据,实现小微企业贷款“3分钟申请、1秒钟放款、0人工干预”,一季度新增客户超1.2万户,成为对公业务的新增长极。

在金融科技赛道,无锡银行展现出“小而美”机构的独特爆发力。其手机银行MAU(月活跃用户)达187万,智能客服“锡小银”解答准确率91%,这两项指标在上市农商行中均位列前三。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场景金融布局,在无锡某三甲医院,银行通过“银医通”系统实现挂号、缴费、报告查询全流程线上化,日均交易笔数突破1.2万笔,凭借这个业务能够沉淀低成本活期存款超20亿元。

面对“规模扩张-风险控制-盈利增长”的银行业“不可能三角”,无锡银行给出解题新思路。

首先是无锡银行的发展密码,镌刻在长三角经济圈的基因之中。

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城,无锡2024年GDP达1.62万亿元,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三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0亿元,为无锡银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信贷标的。

这种产业优势直接反映在银行的资产结构中: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无锡银行对公贷款1134.6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02%。。

截至4月24日收盘,无锡银行市盈率(TTM)仅5.31倍,市净率(LF)0.51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区间,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安全边际”。

从分红角度看,该行近三年股息率均超4%,在低利率环境下对稳健型资金颇具吸引力,根据最新的十大股东表,此前举牌无锡银行的长城人寿在今年一季度又增持了430万股,说明险资对于无锡银行是十分看好的。

估值洼地就意味着想象空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推进,无锡银行依托区域经济优势,有望在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打开新局面。

此外,其与蚂蚁集团、京东科技等互联网巨头的合作逐步落地,或为财富管理、跨境支付等业务注入新动能。

内容来源:江苏金融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