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簇簇菌丝被注入栎木基座,日前,首条日产2万支香菇菌棒自动化生产线在襄垣县南丰沟村正式投产。
走进自动化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菌棒生产线正在进行原料配比作业,从木屑、麸皮等农林副产品到成品菌棒,全流程仅需2个小时。作为目前长治市单体投资最大的香菇生产加工项目,该项目配备智能化菌棒生产线、无尘净化接种车间、2000平方米原料预处理场及500平方米保鲜冷库,科技赋能真正开启“智慧农业”新篇章。
在新裕农业院中,34座智能温室大棚排列整齐,这是保障香菇出菌的“智慧堡垒”。大棚内搭载智能温控系统、精准滴灌系统和光照调节装置为香菇生长打造了最佳环境。依托智能化设备提供的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让每一株香菇都能在“智慧摇篮”中舒展菌伞,孕育饱满菇蕾。“我们引进的智能温控接种系统,将传统人工接种的污染率从15%控制到2%以下,发菌周期缩短30%。”车间主任韩志明介绍。
从原料预湿、搅拌、装袋的机械化作业,到菌棒灭菌、无菌接种的单向隔离精准操作,再到恒温培养阶段皮带传送装置的机械上架……以智能化设备替代传统人工的香菇菌棒自动化生产线,大幅降低人力依赖,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为香菇菌棒规模化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如果说自动化生产线是产业的“智慧心脏”,那么全闭环产业链就是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香菇闭环生产链以一根菌棒为起点,将菌棒出售给大棚种植户培育,成熟后的鲜香菇经筛选一部分直供市场,另一部分送入烘干车间制成干香菇包装销售。未来还将深度开发香菇酱、香菇挂面等特色产品,把香菇从单一的农产品,逐步转化为具有本地特色的多元商品,让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产业增值的“动力源”。
在香菇培育的空闲时节,智能温室大棚摇身变为“四季菜园”,在大棚里种下黄瓜、西红柿、尖椒等时令蔬菜,这些蔬菜成熟后直供本地市场,既填补农产品供应空档期,也有效盘活闲置资源。同时,在蔬菜种植与管护过程中,还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吸纳周边村民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古韩镇南丰沟村党支部书记史红飞算了一笔账:项目全面达产后,南丰沟村以村集体420万元入股,每年以6%分红,可实现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以上。同时,该项目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可以带动周边农村部分劳动力转为技术型农民,让村民端稳技术饭碗。项目的落地不只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更是让土地焕发生机、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的破局之道。
当智能化生产线启动,首批菌棒入仓培育,这不仅是一次简单投产,更是现代农业发展新范式的实践。从“面朝黄土”到“智能菌仓”,从“单打独斗”到“链上共赢”,这个扎根襄垣的农业项目,正以科技创新为笔、村企合作为墨,在乡村振兴上书写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分答卷。(郝茜 马静)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相关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丰富青少年文化体育生活,中西部县域地区青少年足球夏令营公益项目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将于2025年9月15日至26日在化隆县巴燕镇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支持,青海省足球协会主办,化隆县文体旅游局承办。活动旨在为中
2025-09-09 21:48:00文|融中财经港交所又来了个超级“消费股”。9月9日,来自深圳的“全球折叠自行车龙头品牌”大行科工(02543.HK) 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公司上市首日较发售价49.5港元高开36.36%报67.5港元/股,总市值约21亿港元。单从体量看,大行科工不算“大股”,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却不容小觑。在此前打新环节
2025-09-09 17:27:00精准识别与靶向扶持,激活经营主体动能。镇村两级通过产业调研,敏锐捕捉到种植大户张吉斌的转型需求——其试产的1500瓶花椒酱迅速售罄,市场需求明确,但小作坊产能严重制约发展。政府将其确立为重点扶持对象,协助申报各项资金68万元,定向用于改造300平方米标准化无菌厂房,同步配置检验室、展览厅及冷链保鲜设
2025-09-08 17:55:00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马晓苇、秦雪芳)9月5日,一批游客来到咸丰县清坪镇高峰村,自采自购猕猴桃。高峰村种植的“翠香”猕猴桃于2012年从武汉引进。如今,旺产的猕猴桃远销武汉、郑州、内蒙古、北京等地,成为推动当地农民增收的“致富果”。近年来,清坪镇大力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发展,建起了返乡创业基地,带
2025-09-08 17:32:00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其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颠覆性技术,正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人工智能+”行动迎来重要进展。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2025-09-06 1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