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时,消费者可能会遇到以下疑虑:
担心个人信息泄露、账户安全受到威胁。
实物与图片不符,担心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担心价格不透明,可能存在虚假折扣。
等待时间长,可能无法及时收到商品。
退换货流程复杂,可能遭遇商家推诿责任。
担心网络支付不安全,账户密码可能被盗。
商品描述可能模糊不清,导致误解。
担心遇到不良商家,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担心个人信息被滥用。
担心好评是刷单而来,差评更能反映商品真实情况。
为了减少这些疑虑,建议消费者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信誉好、评价高的电商平台进行购物。
仔细阅读商品描述,比较不同卖家的价格和质量。
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并确保电脑有杀毒软件保护。
尽量选择有“退货运费险”的商家,减少退货时的经济损失。
遇到问题时及时与商家客服沟通,必要时可求助于平台介入。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泄露过多个人信息。
对于价格异常低廉的商品要谨慎,可能是虚假宣传。
购物时尽量选择有正品保证的商家,查看是否有厂家授权书。
购物后保留交易记录,作为维权证据
相关文章
近日,网友小丁在社交媒体举报,两个多月前,她通过“去哪儿”平台预订“五一”期间贵阳一家便捷酒店,前几天却被告知无法入住;目前该酒店已涨到500多元一晚,是原来价格的4倍。记者从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最新情况,事件发生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介入,问题已得到解决;平台退还订房费用,赔偿小丁1109元,
2025-05-01 15:24:00当下,县域消费正逐渐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办、国办前不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完善城乡消费设施,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和“千集万店”改造升级,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村终端物流配送设施建设等。目前我国县域消费领域正表现出市场庞大、层次丰富、场景多元、消费者年龄跨度广
2025-04-20 13:07:00本报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美国近期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仍在持续。《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对等关税”冲击波延续情形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近日则发布“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及供应链波动指数”(以下简称“波动指数”),力求为市场
2025-04-19 10:06:00作者|市象 古廿 最近,国内各大平台都在卷一件事——出口转内销。美国关税大棒挥舞,中小外贸企业只能“转头向内”,寻找“国内大循环”机会。大平台们纷纷配合国家动作,拿出各种支持中小企业举措。跟随而来的,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问题,也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两天,工信部主管网站、市监总局下属媒体,纷纷发文
2025-04-18 11:16:004月16日,位于昆明官渡区的永辉超市海乐世界店内一片忙碌,工作人员正忙着往货架上摆货。17日,永辉在昆明的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将正式开业。10440支单品中30.58%为新增商品本土鲜食占比大幅提升一踏入超市,通透敞亮的布局映入眼帘,蔬菜专区、精品水果区、水产区……划分清晰,已经上架的商品
2025-04-16 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