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厦门港引航员:24小时待命的海上“引路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3:44:00    

扫二维码看视频

“‘第一天鹅’号货船船长您好,我是厦门港引航员李明,引航艇马上抵达您的船边,请您确认已准备就绪。”3月25日,午后的阳光轻拂过厦门港临海海面,飞驰的引航艇上,厦门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李明手持对讲机,正在与即将被引航的货船进行着最后的确认。

引航员,这个被誉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却又鲜为人知的小众职业,是港口生产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港口安全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国家主权的代表——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外籍船舶进出中国港口实行强制引航,以保障外籍船舶安全进出港。此外,他们还为有引航需求的内贸船舶提供服务。

“嘟——”随着货轮汽笛一声长鸣,引航艇平稳靠上货轮左舷。待引航梯准备好,李明开始爬梯登船。“船身外面悬挂的软梯有好几层楼高,我们要沿着软梯爬上轮船甲板。”李明告诉记者,如果是风平浪静的天气还好,可遇上大风天,在颠簸起伏的软梯上,每一步都潜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万一不小心掉下软梯,往往会面临死亡或者重伤的危险。”李明说。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厦门港。”登上货轮,李明首先与船长交流船舶操纵、进港、靠泊等情况。“准备进入主航道,注意航道上其他船舶的动态。”一系列流程结束,“第一天鹅”号货船从航道驶入海沧港区,安全停靠在海沧码头一号泊位。

“引航员每次工作都面对着未知的险情和挑战,运用知识和经验化解危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李明告诉记者,每一位引航员都需要经过至少15年的培养,学习的知识包括航海、水文气象、英语等专业知识。

除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冷静、客观、理性的心理素质也是引航员的“必备品”。面对瞬息万变的大海,李明至今对多次艰险的时刻记忆犹新。

在美国发布的职业危险系数排行榜中,引航员危险性仅次于矿工和试飞员,是世界排名前三的危险行业。“特别是在台风天引导货船出港,我们需要在引航结束后从船上爬下软梯跳到引航艇上。”李明告诉记者,巨大的风浪会导致引航艇颠簸,上下落差甚至能超过5米,“我们必须精准地在浪的高点跳上引航艇,只要时机不对,就可能会导致受伤”。

引航工作常年24小时无休,数十海里的航道,李明走了1万多趟,零事故、零投诉。“引航作为港口服务的关键一环,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港口的整体运营水平,我们不仅要保障自身的安全,还要保障入港船舶乃至港口的安全。”李明说,这一切也决定了他们必须迎难而上。

大型装置如何拖带进港,大风大浪天气如何判断方位,顺流靠泊的注意点……每次引航作业结束,李明都会将经验收获记录在本子上。如今,一本本记录本已经成为他的徒弟——新晋实习引航员羊航的“学习宝典”。

35岁的羊航,是厦门港引航员团队的新人。2019年,他加入厦门港引航站,“从去年开始我正式跟随李明师傅登船引航,成为实习引航员。”羊航的记忆里,引航员前辈最经常对他说的话便是,“引航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每一位引航员的肩上都扛着船只、货物和港口的安全”。这成为一直鼓励他走到现在的“密钥”。

今日的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80条,其中外贸线139条,内贸线41条,通达5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个港口,船舶进出港量保持高位运行。2024年,厦门港引航站共安全引领船舶12240艘次,其中外贸船舶11258艘次,总长250米以上船舶4290艘次,20万吨级船舶491艘次,全力护航各类船舶安全靠离港,保障货物快进快出。

港通四海,陆联八方。“引航,不仅是服务一艘轮船,还是国家良好形象的展示。”23年过去,李明依旧对引航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我个人或许渺小,但引航员这一群体是了不起的,这是值得骄傲的工作。”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