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没有‘六小龙’?”2025年年初,“杭州六小龙”出圈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一些城市开始反思,发出了灵魂拷问,更激发了各地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入思考。其实,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六小龙”,缺少的是发现“六小龙”的眼睛。
当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新词不断拓宽人们视野之时,穿透层层繁复的概念,敏锐地捕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关键就是数字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生产力飞跃。而争夺大模型,无疑是争夺下一个技术时代的基础平台。在“百模大战”中,被“卷”起来的不仅有那些最顶尖的科研和产业力量,还有那些最渴望捕捉发展先机的中小微科创企业。
从“百模大战”到“垂直布局”
4月2日,在位于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的中国知网大厦内,山西凹凸时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正在对自主研发的“AI工程师”App进行后台调试。屏幕上,接入“AI工程师”应用的污废水处理站环保设备运行数据如瀑布流般滚动,只要有故障生成或数据异常,“AI工程师”可瞬间形成预判方案。
“我们的‘AI工程师’是基于超脑工业大模型研发,能够‘思考’复杂工艺流程,就像极富经验的工程师一样,在极短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山西凹凸时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利指着屏幕上App的应用案例介绍,目前山西艾格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接入“超脑工业大模型”+“AI工程师”10个月,运营期内的污废水处理站约8座,全部采用“AI工程师”移动端辅助运营,将水厂运营效率提升40%,综合售后成本节省超百万元。同时,技术生产部门通过算法大模型,深度挖掘项目前期技术辅助工作能力,方案类成果输出速度提升了80%,各类文件审核时间缩短95%,各类纠错指导准确率可达99.5%。
张立利在环保行业有着20多年的工作经历,深知行业内痛点所在。2023年,接触到人工智能应用后,他很快意识到传统工业场景对大模型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像环保此类流程复杂的行业亟须智能化改造、智慧化升级。随即,他和合伙人开始组建团队,聚焦工业垂类大模型研发。短短一年多时间,公司生成了“超脑工业大模型”,并以其为核心结合行业知识库与动态数据分析能力,形成了填补传统工业在智能化决策和实时优化方面空白的优势。
“专精新”破局“大模型”
在人工智能产业演进图谱中,通用大模型如同具备通识能力的本科生,而垂类大模型则是深耕特定领域的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图谱,更要具备精准解决垂直场景复杂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垂类大模型也成为行业破解数字化转型痛点的技术关键。
“DeepSeek系列模型降低了大模型的普惠门槛,正加速推动各行各业的大模型应用落地。行业大模型的‘胜负手’也不再是模型参数大小,而是谁更懂用垂类知识和经验提升业务价值。垂类大模型作为大模型进一步商业化的关键,已成为行业数智化升级的必选项。” 张立利告诉记者,公司团队虽然仅9人,但其研发生成的“超脑工业大模型”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较早专注特定领域,精准破局的“大模型”。“去年10月,公司自研的‘AI工程师文本生成算法’备案通过,同期打造的‘超脑大模型’已向省委网信办备案。这个专注工业场景的垂类大模型经过训练后,已基本具备复杂工艺流程解析、多模态数据分析、动态系统建模等核心能力,在测试阶段即展现出巨大潜力。”
“超脑工业大模型”专注工艺流程解析与故障预判,支持动态系统建模,而“AI工程师”可为环保工程师提供设计参数分析、实时工艺参数优化、设备故障分析及预判、污染治理方案生成等服务。去年6月正式推向市场后,凭借精准的行业定位已迅速打开局面。目前已在省内多家环保企业部署应用,累计服务3000多名技术人员。
“大而全”走向“小而精”
当前,大模型竞争已进入以应用落地、效率优化、生态共建为核心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性特征包括技术路径的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深度渗透、商业模式的加速探索,以及从通用能力向行业专用能力的延伸。就在记者采访之际,太原多家人工智能企业都在积极部署。太原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张跃峰表示,国产大模型下一阶段的破局之道在于垂直深耕,场景落地是关键。这一策略不仅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有助于国产大模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差异化优势。
垂直深耕,意味着大模型正从“大而全”走向“小而精”。通用大模型虽然在语言理解、文本生成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其训练成本高、能耗大,且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无法对行业应用场景产生深刻理解、解决具体问题。相比之下,垂直领域的大模型能够更精准地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
太原工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拥有庞大的用户体量和工业数据,这些都是发展垂类模型的优势。面向未来,太原如何以人工智能激发“老工业新活力”,加快抢抓“垂类模型”这一“新风口”?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答案:加速技术普及,做好顶层规划,精准出台补贴政策,鼓励开发应用场景,加快开放产业生态,降低企业合规成本……还有更多答案在企业外,在实践中,在院校里,在生产线上。
太原日报 记者 梁 丹
相关文章
中国健康产业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到增速大幅放缓的转变,行业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值此产业转型关键期,8月16-21日, 2025年西普会(全称健康产业生态大会)在海南博鳌盛大召开。作为中国健康产业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前瞻性产业盛会,2025年西普会以“快蜕变,穿越新周期——增长元动力重构与产业生态进化
2025-08-20 16:26:008月15日,由市文旅局、市城镇联社携手太原植物园主办的“古建艺韵·植此相逢——太原古建工艺美术作品展”,在太原植物园主展厅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为期10天,集中呈现太原及山西地区古建筑艺术的深厚底蕴。展览精选木雕、砖雕、琉璃、榫卯等古建筑模型及构件类工艺美术精品百余件,其中,荣获本年度中国工艺美术博览
2025-08-17 06:38:00新京报讯(记者吴为)8月13日,由海淀区民政局主办的“智慧悦养——海淀养老融智计划展示交流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颐和厅举办。记者从现场获悉,本次活动首次开启了科技养老供需对话环节,为科技企业和有需求的街道社区及养老机构提供精准对接。海淀区在科技养老方面启动的“融智计划”将推动更多科技
2025-08-13 21:09:00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云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臣,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
2025-08-13 06:38:00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近日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为食品企业数字化制定了一系列目标:2027年,重点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食品工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不仅关系到
2025-08-12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