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4月20日进入谷雨节气,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多雨潮湿滋润生发出花红柳绿的暮春美景,但多变的天气与潮湿的空气也催人困乏、烦躁,易发火。如何压住这把“火”,轻松入夏?4月21日,记者邀请医学博士生导师、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阮传亮及安溪中医世家、中医主治医师张锦彬两位专家,聊聊暮春防病养生。
谷雨这把火最旺,这些病要防
阮传亮副院长说,谷雨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夏季即将到来。增多的雨水,潮湿的空气,产生大量湿邪损伤人体的阳气,特别是损伤脾胃之阳气。在这种气候下,湿疹、哮喘等疾病频发。
“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来讲,谷雨时节,人体的肝气在这个时候还是比较旺盛的,脾胃也变得重要起来。”张锦彬认为,谷雨节气要注意疏肝理气,同时养护脾胃。平时可以听听角音的音乐,像《胡笳十八拍》,悠扬的旋律有助于调节情绪,让肝气顺畅。
阮传亮副院长表示,春季阳气生发,整个春季,人的肝火会逐渐旺盛,至谷雨时节达到最旺,经常出现春困、乏力等,或出现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上火表现,宜柔肝疏肝。
张锦彬医师介绍,谷雨这15天,容易暴发的疾病有三类,一是皮肤病,比如,湿疹、脚气、痘痘、红疹子。二是腹泻,拉不痛快的那种(湿阻气机),大便粘马桶(湿热下注)。三是怕热的痛风患者会发作,关节红肿热痛像“被热水袋烫伤”。
少酸多甘 这些食物宜多吃
两位专家建议,谷雨时节,饮食方面,需重点关注健脾祛湿。在养护脾胃上,应遵循“少酸多甘”原则,薏仁、芡实、白扁豆、山药、赤小豆、鲤鱼、鲫鱼等都是上佳选择,特别是一碗薏仁粥既美味又养生。同时,要避免贪凉食用过多生冷食物,以防损伤脾胃。
因为天气变化无常,阴晴不定,空气湿度大幅增加,对此,他们提醒,“春捂”仍不可忽视,不过也不能过度,鉴于早晚温差较大,随身携带薄外套,适时添衣,可有效预防感冒。
□食疗养生方
阮传亮副院长还推荐了两个食疗养生方。
谷雨养生汤:此乃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原料:鸭梨半个,荸荠5个,藕30g(或用甘蔗50g),麦冬15g,鲜芦根15g。做法:所有食材一起用锅煎水1000ml,可以在谷雨节气上午9—11点和下午5—7点之间各取汁500ml饮用,可加冰糖调味。功效:上午9—11点服用此汤,可提升阳气;下午5—7点服用此汤,可以滋阴生津。
饮用菊花茶:选用菊花3克,泡水喝。如困倦明显,易头痛烦躁者,可加薄荷3克清肝降火除烦。
编辑:林威
相关文章
文/视频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 通讯员 张婷婷一年中最舒爽的时节要来了。时至九月,暑气渐消,9月7日这天,我国迎来白露节气。“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北方此时开启秋高气爽的舒适时节,但南方暑热犹存,“秋老虎”偶尔出没。白露期间的湖南天气,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2025-09-07 07:56:00Transparency入秋后,燥气会越来越盛,天气也会越来越干燥。燥邪当令,燥易伤肺伤津,肺津缺失,濡养不及,就容易出现鼻咽干燥、喉咙痛、咳嗽等表现。这时候,有一种果子正陆续上市,特别适合秋季平和润燥,并且能改善咽喉和咳嗽问题,它就是药食同源的南方佳果——橄榄。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
2025-09-07 07:15:00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张忠德教授 医案:蔡叔,66岁,气喘咳嗽10年余,加重一个月蔡叔今年66岁,是个老烟民,10年前开始反复咳嗽、胸闷气短,但蔡叔一直没太在意。一次蔡叔进出空调房没有及时添衣,不小心感冒了,咳嗽、气喘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确诊为间质性肺炎合并感染。住院治疗半个月后,
2025-06-17 18:15:00小满节气处在春夏相交之际,此时阳气开始充实,达到“小满”的状态。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田霞提示,小满时节,生活起居要注意护心养阳。养生重在“祛湿不贪凉,养心防暑热”,通过饮食、作息、运动的调整,顺应自然规律,为安然度夏打下基础。饮食调理:适当吃清热利湿食物小满时节饮食可以适当吃清热利湿食物
2025-05-26 09:13:00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一个和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的节气。“小满”之名意义有二:一是雨水之盈,南方雨水渐丰,江河湖塘“小得盈满”;二是作物之熟,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未完全成熟,故称“小满”。小满时节,万物将熟未熟,恰似人生“小得圆满”的从容境界。在这寓意
2025-05-21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