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被这件事困扰
意念-->我想减肥
瘦!瘦!瘦!
然而
体重秤上不断攀升的数字
却一直在提醒你
超重了!!!
超重肥胖
可不只是让身材走样
它还是
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甚至某些癌症的“导火索”
1
体重大≠胖
如何自测体重是否超重?
我们可以用BMI指数(体质指数)
来初步判断
BMI=体重(kg)÷身高(m)²
正常范围:18.5—23.9kg/㎡
超重:24—27.9kg/㎡
肥胖:≥28kg/㎡
肥胖分级:
轻度:28.0—32.4kg/㎡
中度:32.5—37.4kg/㎡
重度:37.5—49.9kg/㎡
极重度:≥50kg/㎡
注意!!!不同年龄段的BMI标准:
18—64岁:18.5—23.9kg/㎡
65岁以上:20—26.9kg/㎡
80岁以上:22—26.9kg/㎡
(老年人BMI标准较高
适当“胖一点”
有助于增强抗病能力)
其他指标:腰围、体脂率等
腰围
是评价中心型肥胖的
重要指标
中心型肥胖
俗称“大肚腩”或“苹果型身材”
是指脂肪在腹部内脏周围
过度堆积
这种肥胖不仅影响体态
更是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甚至癌症的高危因素
在我国成年人群中
正常腰围定义为
男性小于85cm
女性小于80cm
异常腰围为
男性腰围≥90cm
女性腰围≥85cm
研究表明
腰围每增加1cm
心血管死亡风险上升2%
我国近30%成年人
存在腹型肥胖
其并发症发生率
是普通肥胖的1.5倍
2
体重管理有哪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快速减重
部分网友一味追求
减重速度
享受体重快速下降的快感
然而
过快的减重
往往伴随快速反弹
还可能导致
肌肉流失和代谢下降
科学的减重速度应为
每周0.5公斤—1公斤
误区二:只关注体重数字
体重并非唯一衡量标准
体脂率、腰围、肌肉量等
同样重要
要定期监测身体围度
全面评估健康状况
误区三:盲目减重
不进行隐藏疾病筛查
部分肥胖是由于身体
隐藏着的疾病所致
如库欣综合征
(又称皮质醇过多综合征)
甲减、下丘脑垂体疾病等
找到病根并祛除、对症施治
才可以事半功倍,控制肥胖
3
如何科学减重:
饮食+运动+行为干预
对于想减重的网友
生活方式干预是重点
膳食方面
要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
均衡饮食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
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
脂肪20%~30%
蛋白质15%~20%
碳水化合物50%~60%
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
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要做到重视早餐、不漏餐
晚餐勿过晚进食
建议在17:00~19:00进食晚餐
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
但可以饮水
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
烹调油不超过20g~25g
添加糖的摄入量
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少吃零食、油炸食品
少喝饮料、限制饮酒
少吃油炸食物、含糖烘焙糕点
糖果等高能量食物
严格限制饮酒
每克酒精可产生约7kcal能量
远高于同质量的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产生的能量值
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就餐
都应力求做到
饮食有节制、科学搭配
不暴饮暴食
尽量避免夜宵
进餐宜细嚼慢咽
摄入同样的食物
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
减缓进餐速度
可以增加饱腹感
降低饥饿感
适当改变进餐顺序
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
顺序进餐
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怎么吃好?
这份四季食谱请收藏!
▼▼
运动方面
如果是刚开始运动
要从小运动量起步
慢慢增加到每天30分钟
如果是中等至较大强度运动
可以把运动时间拆开
每次不少于10分钟
累计起来也有效
长期来看
每周至少要达到250分钟
或者消耗≥2000千卡/周
的中等至较大强度运动
以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
力量训练为主 增加肌肉量
每周2-3次 每次30-60分钟
适当进行
慢跑、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
每周1-3次 每次20-30分钟
要是体重基数大的人群
要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缩短每次运动时间
增加运动频率
体重管理是一场持久战
在夏天来到之前
宝子们 赶紧行动起来!
如果你有成功的减重经验
欢迎来评论区分享
来源:新华网、健康中国
相关文章
撰文丨董鑫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4月初以来,美政府的关税政策严重冲击了国际经贸秩序,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也给我们国内的资本市场带来很大的压力。“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风雨同舟浪自平,在广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各方共同的努力
2025-05-07 10:33:00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熬夜加班……引起的胃痛、胃胀、反酸、消化不良等问题频频找上门。有人说,胃不舒服忍一忍就过去了,但长期忽视就埋下健康隐患。据统计,全球约70%的人曾受胃痛、反酸、胃炎等困扰,胃癌更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 因此,“养胃”也就成了大众绕不开的话题。然而多数人都
2025-05-06 16:58:00从营养学角度来讲:豆类可以说是减重期的“隐藏王者”!只要掌握科学吃法,这些“小圆粒”不仅能提供持久饱腹感,还能帮助改善代谢,堪称天然减重助手。豆类食物的分类与营养大豆类(黄豆、黑豆和青豆)营养特点:富含优质蛋白、健康脂肪;优质蛋白含量35%~40%,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尤为丰富;含有大豆异黄酮、
2025-05-01 11:53:00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想喝奶茶,但在减肥,怎么办? 夏日将近,从“纤体瓶”到“超模水”,从“瘦瘦杯”到“去火小绿瓶”,奶茶店推出的羽衣甘蓝饮品火了,社交平台上也出现各种许多羽衣甘蓝攻略。“促进消化”“美肤刮油”“减肥代餐”,原本口感苦涩的羽衣甘蓝,突然成为“瘦身佳品”,那么,红极一时的羽衣甘蓝现制饮品
2025-04-29 12:02:00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8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有关要求,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提升健康水平。近日,莒县启动“‘轻’装上阵,焕新健康”体重管理项目。活动现场设置了健身节目展演、跳绳等趣味运动比赛、体重管理知识科普、健康问答、中医推拿体验以及体脂测
2025-04-28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