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经济“数”语|4月CPI同比下降0.1%,财政促消费增量政策或将很快出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3:02:00    

最新物价指数公布,我国部分领域价格已呈现积极变化。

国家统计局5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上涨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4%。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虽然国际输入性因素对部分行业价格产生一定下拉影响,但我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从环比看,CPI由降转涨,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2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出行服务回升带动。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1.4个百分点。

2024年11月9日,消费者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一家超市购买调味品。新华社发

从同比看,CPI略有下降,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10.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8个百分点,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本月PPI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行,以及国内部分能源价格季节性下降。

董莉娟表示,我国促消费等宏观政策加力扩围,高技术产业加快成长,部分行业需求增加,一些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一是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降幅收窄;二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随着扩大内需政策落地显效,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将更好支撑物价水平温和回升。

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指数?后续走势如何?数据公布后,风口智库多位专家做出解读。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政策“组合拳”,有助于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

更能反映供求关系的核心CPI涨幅保持稳定,体现了经济的内在韧性。

下一阶段,CPI有望温和回升。虽然食品价格处于季节性低位、能源价格受输入性因素影响持续走低,但有利于核心CPI修复的积极因素增多。

其一,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5月7日公布一系列增量政策,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增量降价、稳地产、稳股市、稳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支持等,与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国两会部署形成政策加力“组合拳”,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

其二,工业消费品在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价格总体将稳中略升。其三,五一、端午、暑期旅游需求旺盛,将带动相关服务价格上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

财政加力促消费在内的增量政策也会很快出台

4月CPI同比连续两个月保持-0.1%,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主要是贸易战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向国内能源价格传导,抵消了当月食品价格同比降幅的收窄。当月扣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更能反映基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同比为0.5%,保持稳定。

4月PPI环比续跌、同比跌幅扩大,主因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下,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下跌并传导至国内相关行业;同时,在国内需求偏弱拖累下,煤炭、钢铁等工业品价格亦有所下行;最后,终端消费不足也导致生活资料价格延续下跌。总体上看,当前国内物价水平稳中偏弱,为扩消费对冲外部冲击提供了充足的政策空间。

综合上年同期基数变化,以及短期物价走势,预计5月CPI同比将在-0.2%左右,PPI环比跌幅将小幅收敛,同比降幅则将进一步扩大至-3.0%左右。关税战骤然升级背景下,5月7日央行等部门推出包括降息降准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表明今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开始在稳增长方向全面发力。

我们预计,接下来包括财政加力促消费在内的新的增量政策也会很快出台,这将对后续物价走势带来重要支撑。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

二季度CPI同比或回升至0.5%以上水平

当前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关税政策调节与汇率变动影响全球经济,国际能源、贵重金属、工业原材料、半成品、农产品等的价格波动范围扩大,输入性因素对我国物价的影响程度上升。

今年,央行将继续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有效降低国际冲击,着力加快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恢复。5月推出的降息、降准、创设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等一揽子金融政策将持续发挥扩投资、促消费、稳增长的积极作用,将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二季度,预计CPI同比将逐步回升至0.5%以上水平,PPI同比降幅小幅收窄。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相关文章